■ 2012.04.10 植晶片治巴金森 慈院論文奪首獎

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巴金森症多年,在世界巴金森症日前夕,神經外科主任哈鐵木爾針對深腦部刺激術(晶片植入治療)進行分析研究,獲得台灣外科醫學聯合總會評選為優秀論文獎第一名。

哈鐵木爾專攻神經科學生理研究,去年他與慈濟大學合作,首度以東方人的巴金森症,進行深腦部刺激術個案的研究分析。他發現台灣的巴金森症病人的平均年齡比國外高,通常都超過60歲、病程已比較嚴重,比國外約慢3至5年。

病友吳舜田罹患巴金森症14年,是知名的寶石鑑定專家,他愛爬山、健行、游泳,不料46歲時巴金森病找上他,從左腳疼痛開始,之後坐立難安,看遍各大醫院仍找不出病因,直到有名神經科醫師推定他可能罹患巴金森病,對症下藥才改善他身體的疼痛。2004年,得知花蓮慈院有植入晶片的療法,同年12 月完成手術,寶石鑑定工作也在術後第五個月恢復營運。

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說,深腦部刺激術目前仍屬自費醫療,所費不貲,但患者接受深腦部刺激術後的第一、二年,在沒有吃藥的狀況,病程減緩,約可持續到第五至七年,所以有很多國外的文獻建議,當病人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時,儘早介入深腦部刺激術治療越好,拖越久,開刀的效果也比較不好。

新聞連結:
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11&f_SUB_ID=3022&f_ART_ID=383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