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2012.04.10 巴金森深部腦刺激術 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

4月11日是「世界巴金森日」,花蓮慈濟醫院10日成果發表,並首次發表「台灣巴金森DBS個案神經生理分析研究」。這項研究證實,深部腦刺激術(DBS)晶片植入,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。由於研究團隊至今對巴金森研究已超過10年,住院治療個案約900例,深部腦刺激術個案已近150例,約佔全台灣個案的30%以上,因此格外引起醫療學界界高度關注,這篇研究也獲得台灣外科醫學聯合總會評選為100年度優秀論文獎第一名。

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指出,DBS手術不同於燒灼手術,DBS不會破壞腦部組織,它是一種可逆式的反應,藉著產生電流來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,而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。所以,DBS已成為治療巴金森病最有效改善症狀的治療方式。有病人在接受深部腦刺激術後,症狀改善是有超過50%的進步,對腦部對心肺調控功能是有進步的,連帶有助於全身神經生理功能。

在臨床上,病人接受深腦部刺激術後的第1、2年,可以看到病人在沒有吃藥的狀況,病程是減緩,這減緩的情況約可持續到第5到7年,所以有很多國外的文獻建議,當病人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的時候,能盡早介入深腦部刺激術治療越好;拖得越久對病人的生活品質越不好,開刀的結果也會比較不好。

深腦部刺激術跟服藥治療一樣有極限,約到85歲還是會達到一個無法進展的情況。但儘管深腦部刺激術雖無法使病人完全恢復健康,但是病人在這段時間會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,同時病程的惡化可以緩和一點,這是可以完全獲正面肯定的。

這篇研究還發現,台灣的巴金森病人的平均年齡比國外高,國外的病例約在60歲以前就介入治療,而台灣的病人往往超過60歲才介入治療,比國外個案約慢3至5年;另以國際上評量巴金森病情的分數來看,國外的數據約在53至55分之間介入治療;在台灣,個案的病情嚴重度會比國外個案嚴重10分左右,相對於歐美的數據,病程已至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介入治療。

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指出,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2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。主要是因腦的黑質神經細胞退化,多巴胺量減少,造成病人有顫抖、僵硬、運動遲緩、步履不穩等4大症狀;其它與運動功能障礙相關的次要症狀還有寫字很小、表情很少、不常眨眼、吞嚥困難、說話小聲、小碎、愈走愈快、走路時手臂不會擺動等。

自1960年,左多巴胺、多巴胺促酵劑等對於動作障礙有顯著的改善。然而伴隨著疾病的進展,藥物仍會產生藥效時間縮短以及無法控制的異動症等副作用。在外科手術治療上,1990年,深腦部刺激術的發明逐漸取代了燒灼術,在21世紀成為手術治療的主流。

新聞連結:
http://news.cnyes.com/Content/20120410/KFJQ6JUB588JM.shtml